[杂谈] 当我警惕AI绘画的时候,我在警惕什么

在开始前,先说一点我个人的结论性的观点吧,方便急急国王们直接开喷:

我认为,类似于ChatGPT一类生成形AI,将会完全取代目前的一大批行业。未来不只是创作行业,可以说甚至没有哪个领域是安全的,不单单只有现在已经被不是AI的AI取代了的客服、安防、翻译以及其余一大批正在被取代的服务业,和即将被取代的金融行业、法律行业。

甚至于最前沿的科研领域都是有可能被取代的,毕竟基础科学说到底也是一套严谨的因果关系推导过程,就算AI产生出来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逻辑,但是只要输入目前人类已知的定理,然后再用大量前人的证明过程去训练,就算AI完全不理解其中的什么因推导什么出来什么果,直接进行大规模的枚举,也不见得就不能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生成出来一点新的东西。

虽然我这么说很多人会反对,我能想到反对的点大概可能主要会有两个:AI不具备通用逻辑处理能力,以及AI无法预测“人性”。

关于第一个,计算机最初也是从实现加法器、减法器这样简单的算法功能逐渐迭代出来今天的模样的。对应到AI领域就是处理NLP的归因模型、处理图片的卷积模型,虽然这些模拟神经网络的算法模型都只善于处理特定的事情,但是未来迟早也会迭代出来能够“读取指令->进行计算->输出结果”的通用或者部分通用的AI生成指令集、甚至于发展出更适合进行神经网络运算的处理器、以及更精简的算法。

关于第二个,虽然道理是对的,比如我现在就完全无法预测我明天想吃什么、做什么、上哪去。但是如果把预测对象放大到一万个人、一百万个人,那预测起来就非常方便了,甚至研究已经做的非常完善了,如今的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这样的大数据之中。

对于目前阶段的生成形AI,唯一的问题是,虽然我们都知道现阶段的AI是通过量变产生的聚变,但就和人类目前还没彻底研究明白核聚变一样,这些AI的产生过程仍然处于某种黑箱阶段,也就是仍然需要“炼丹”。

等到什么时候AI其中的算法彻底被研究明白了,技术成熟了,那完全有可能产生像蒸汽机之于18世纪的英国一样的效果,鸦片战争打了个什么过程想必大家都知道。


以上关于“AI技术的未来”的讨论我点到即止,再说下去就要变成恶毒的蒸制银鱼了。

而我认为需要警惕的,则和技术本身完全无关,与其担心技术的膨胀,我更加担心创作这件事本身逐渐沦为工具。

 

AI创作降低的门槛势必会导致逐利者大量涌入,继而制造出海量的同质化内容占领整个市场。

目前有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那就是自媒体。自媒体可以说是互联网行业最早形成的盈利能力的一个形态,从早期博客时代、再到微博、再到短视频,每一次随着用户逐渐接受这种形式,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营销号涌入,快速的生产内容,占满了用户的时间。

而营销号导致的问题很显而易见,表面上看营销号只是排挤掉了一些优质的创作者。而实际上问题则更加复杂:

  • 一方面,原创者会失去预期收入,继而停止创作内容。
  • 另一方面,营销号始终会尝试固化“流量密码”,以期望用户无限的消费同样的内容,利益最大化。

固化流量密码这方面的尝试,在如今的视角来看,可以说是非常成功。无数的MCN公司和这些公司培养的KOL正在无时无刻的血洗这个战场。

而现在,AI创作带来的效果可能更加彻底。

现阶段的AI无非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会写也能抄。AI并不能凭空创造出新的内容,而这些“熟读唐诗三百首”的AI,正在被人用来生产出海量近乎于数据垃圾的“作品”来干掉“唐诗”本身。

往好的地方想,许许多多创作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快速弥补自己作品中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产出更多的作品。AI创作极大的短平快化了整个创作过程,显然要比一个人自己一行一写,一笔一笔画快速的多。

而事实是,随着一大批逐利者的快速涌入,这些AI绘画人、AI写作人,几个小时就能制造一大批同质化的图片或者小作文,迅速填满用户的时间和消费能力。很多人会乐观的认为,AI画到最好也只是成为梵高,但是无法超越梵高,所以无需担心。

但是,AI产出内容极其迅速,大量的内容必然会加速用户的视觉疲劳,这就迫使一群人不断的找来任何作者的作品当作AI生成的素材,而继续产生的内容也会继续导致这种疲劳,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并不是针对AI生成本身的,而是针对其原作者的。

AI大量模仿,会导致原作者作品的生命力,乃至于作者本身的经验、风格,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耗尽。

这其中的问题在于:

绘画、写作、以及任何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创作者创作内容是需要花费时间的,无论是练习或者构思或者实现,需要甚至非常多的时间。

同时,用户消费这些创作者的内容同样也是需要时间的,甚至消费能力也是有限的。

而学习创作,甚至创作本身,是一件漫长且困难的事情。

当AIGC彻底充斥这个行业的时候,会摧毁掉整个行业通往业内顶级的通道,我指的是摧毁,并不是让通道变窄。

虽然说目前的这些AI绘画仍然是“下载一个lora和打打tag”这种抽卡式生成,但是随着程序迭代的更近一步,迟早会进化出类似于编程的推导式生成。随着这些AI的适用性扩大,身处中下游的从业者就会逐渐的“还不如AI”,这个时候留给他们的选择将会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加入AI。甚至会以此为起点,逐渐分支出来一些例如“喂图师”、“TAG师”、“POSE师”等等等等的职业。

这是我认为的其中的一个问题——AI创作完全摧毁了这些创作技能目前的学习曲线,甚至更进一步的,摧毁了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参考。

虽然人们完全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创建出一套新的知识体系,培养出新一代的“AICG创作者”,但是,目前行业顶尖的这一批画师、作家、摄影师仍然是通过传统的学习途径通过很长的时间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的,甚至在可见的未来,新的行业顶尖仍然是要通过这种途径去产生。

以画师为例,如果是单纯的画技,如果给AI喂进去一套完整的绘画理论基础,那么生产出来的图片一定是近实远虚、近大远小这种完美构图,而这种东西似乎也很难成为艺术作品。

如今日本动漫的风格是从八十年代浮世绘风格演化而来的,你给AI喂再多浮世绘也生产不出来日本动漫风格的图片。一样的道理,你给AI喂再多赛璐璐风格的图片也变不成当今韩系画师的风格,你只能把韩系画风的作品喂进去,然后再把韩系画风的作品取出来。

说到底,优秀的作品所需要的观察能力、设计能力、乃至于鉴赏的能力,如果不是通过自己去临摹练习,基本不可能从头到尾都靠Ai创作来获得。

而我可以用最大的恶意去猜想,从现在起,任何画画不好的人,或者能力不足以超越AI的人,都会被一些人嘲笑为“画的还不如AI”,进行无死角的打击。任何一个绘画新人,只要遇到一次这样的评价就足以退坑了。

这也是我认为的另一个问题——没学过绘画的人,看了AI生成出来的东西往往认为可以比肩真正大佬几天甚至一两个月画出来的东西。

虽然实际上这些AI生成出来的图片只能通过画风堆砌模仿出大佬的画面表现力,具体到细节上甚至可以说是错的惨不忍睹、四面漏风。但是对于大众而言,其实是看不太出来的,更别说细品作品内核啊灵魂啊匠心啊之类的东西。

因为大众审美从来都是一个平均数,从来都距离行业顶尖很远很远。

就好比一份顶级料理在资深食客面前就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需要配上高级的酒品,吃完了还能讲半天这道菜厨师们的良苦用心和深刻钻研。

而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这只是一叠很贵的菜而已,甚至还有很大概率放下碗大骂厨子真没良心,好几百块吃不饱。

再好比我在淘宝申请售后的时候遇到了狗屁不懂的客服、打腾讯客服电话的时候合成音给我念转人工请按0号键当前排队一百人。

这时候如果有一个ChatGPT让我选,那我肯定选,我并不在乎这后面的客服人员会不会失业。

这种并没有错,作为普通人,我们都在挣扎中生活,没有许多时间去学习鉴赏一道菜的长篇理论,也没有许多时间去思考某一个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能最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

但是,同样的,作为普通人,我们也期望获得更好的对待。

虽然正如我上面说的,AI现在还无法进行从无到有的创作。

而这样的AI占领内容创作行业,带来的后果,我认为完全是灾难性的。因为这次被消灭的是创作者,甚至是首当其冲被消灭的是同人创作者。

毕竟这个世界无论再怎么变化,人性还是不怎么会变的。

对于这一点,我甚至都不需要去观察,我甚至可以直接揣测出来一个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件:

一定会有人用AI去训练了一套某一个画师的模型,然后反手给这个画师点个举报送他晋级封号斗罗,或者再狠一点,直接送他喝蜂蜜橘子茶。然后一大批圈子里的其他画师删号跑路或者自废武功。

类似这样的例子,我还能说好几个,这是一种正确的废话,毕竟不管AI时代来不来,道德与利益的都博弈一直存在。

像百度这样的流量巨头之至今都在给假药和假医院打广告,显然,在利益前,连那些因此受骗而消失的生命都不值一提,何况是整个已经备受百度抄袭摧残的创作行业。

整个创作行业随着AI的加入,资本将会以此为借口倒逼从业者的收入模式来一波腰斩,甚至会以此为契机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占领整个行业,而最终用户并不会为此付更少的钱。

长此以往,没有人就不会产生新的创意,AI没有新的数据可供收集,AI作品也就没有更多可能性,而这一切,很有可能发生在AI发展出真正的创作能力之前。

但是资本不可能把吃进去的利润吐出来,也不可能反过来自掏腰包补贴生产者,一个产业从兴起到衰落,从超额利润到平均再到没钱可赚这个过程中,资本只会不断的让更廉价的机器替代生产者。

同人创作的这部分人,同时也是最无法获取稳定收益的,版权最没有保障的一部分人,AI创作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攻城略地的。

而同人创作的这部分人,恰恰也是许许多多泛文化圈的基础构建者,甚至是整个行业最大的创意源头。

基于此,一个悲观的结果是,就像如今我们外卖只能吃到料理包,客服电话只能听到合成语音一样,那些繁荣的同人创作社区,和小区楼下味道很好的苍蝇馆子、声音很好听的客服姐姐一样,存在于记忆中,都不会再回来了。这个过程,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年时间,“欣赏同人作品”就会和“品尝高级料理”一样,成为一小部分人的专利,只能存在于富豪们的小区旁边。与此同时的,这些专利会形成一套巨量的繁文缛节,最后带着这些繁文缛节一起走进历史博物馆。

这是我所警惕的,之于绘画、写作、以及任何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如果创作本身被认为是廉价的、重复性的工作,如果创作终将被AI取代,那么我们是否还能继续为创作赋予价值?

THE END
夜华子酱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