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器] 街机/掌机/家用机 老游戏机种考据及杂谈
发布时间 November 10, 2024 [ 上次更新于 2 月前 ]
133 0 无人评论
街机游戏机这玩意现在外面想找一台是有点难了,所以心血来潮之下就下载了很多街机ROM回来玩,为了方便分类于是做了一些简单的考据。
街机机种(按公司/基板分类)
CPS1/2/3
全称为Capcom Play System,上世纪卡普空还有硬件业务的时候开发的街机基板,游戏基本上是卡普空的自家游戏,街霸2、吞食天地什么的。
NEOGEO
2D街机界时代的天花板当属SNK了,饿狼传说、拳皇、侍魂、合金弹头这些,基本上提到街机你能想得到的IP都是SNK家的。
SNK家的街机基板叫Multi-Video System(MVS),有一些直接打包为这个格式的游戏。后来还有此基板改款的家用机型号。
MODEL2/VARCADE
SEGA的街机基板,MODEL2的游戏在同时代的世嘉家用机基本都有移植,而说到世嘉MD(Mega Drive),也许算的上是第一批进入国内的正版游戏机吧,新天利VCD了解一下,是的,新天利确实是世嘉授权生产的MD兼容机。
VARCADE则是MODEL2的一个改进款,游戏一致。
MODEL3
从MODEL3开始街机就跨入3D时代了,这个基板有最经典的一代VR战士3。不过这个时期虽然已经进入两千年了,但是国内仍旧是小霸王垄断的市场,并没有跟上游戏机从2D到3D换代的浪潮,后来我们能接触到的游戏就是PC了,也就没有游戏机什么事了。
NAOMI/ATOMISWAVE
NAOMI这个基板是世嘉MODEL3的换代版本,这个基板应该算是DC的街机改款,所以DC有的游戏NAOMI上基本也有。
ATOMISWAVE一般称为ATM基板,是NAOMI的兼容机型号,游戏一致。
PGM/IGS
全称为PolyGame Master,也是除了日本地区外唯一还算知名的街机系统,来自台湾。这个平台基本上全是麻将游戏,除了麻将之外可能也就三国战记比较知名吧
NAMCO 246/256
南梦宫历来什么都做,这个基板上的游戏基本都是PS2移植来的,所以随着现在PS2模拟器完善,这个基板也终于被想起来了。
KONAMI
科乐美早期经典IP也还挺多的,铁拳和魂斗罗是科乐美家的,不过科乐美并不自己生产街机基板,这些游戏都是发布在别家平台上的。
另外科乐美在DOS上也发行过不少游戏。
其他专用机型
跳舞机/音乐街机:
现在还在流行的基本上就是KONAMI旗下Bemani品牌的系列机型,什么乐动魔方、舞蹈进化、热舞革命都属于这个系列。SEGA在这个品类算是死透了。
竖屏街机:
有代表性的当然是街机鼻祖打砖块,后来在这种竖版显示的游戏里比较著名的就是飞行射击类的游戏,比如PSIKYO出品大名鼎鼎的四国战机和后代零式战机,不过后来彩京这个公司基本上就是出一些美少女麻将之类的东西了。
光枪街机:
顾名思义的打枪游戏,经典还挺多的,死亡之屋系列还有兰博。不过这个品类现在已经沦落为一类亲子游艺设施了。不过好在因为开源社区这些年搞出来了通过鼠标或者摇杆模拟光枪设备的专用接口插件,这些老游戏现在是可以体验的。
掌机机种
LYNX
雅达利公司的“手提式游戏机”,使用了当时及其先进的彩屏,但,这玩意实际上是和初代GB同一年推出的,结局可想而知。
Nintendo历代:GW/GB/GBC/GBA/NDS/3DS/NS
GW(Game&Watch):
作为掌机鼻祖,游戏其实不多的,大概就五十几个吧,但是GW这个机种是有很多“劣化版”的豆机,就是电路板上有一个点胶封住的芯片的那种机器,机器一共就一个游戏,游戏一般是俄罗斯方块、猴子接香蕉、打飞机之类的,用液晶显示,背景一般是贴在液晶后面的一个图片,因为豆机很便宜,我小的时候有点零花钱给这些电子垃圾捐了不少。
GB(Game Boy):
这个机器就是凭借俄罗斯方块一举奠定市场地位了,这个机器可以玩的除了任天堂自家的几个经典IP之外,还有一些MD移植过来的游戏,但是这个机器的最大弱点还是黑白的。
GBC(Game Boy Color):
虽然名义上GBC只是GB的彩色版本,但是在机能上是实实在在的换代,从GBC开始就有各种耳熟能详的经典IP了,塞尔达、宝可梦、星之卡比、机战、这些。
GBA(Game Boy Advance):
而到了GBA时代,Game Boy获得了史上最大的升级——用上带背光的液晶屏了。GBA是有国行的,小神游GBA属于当年的富哥小孩的标配了。虽然神游最后出版的汉化的游戏很少,但是当年也没有后来的锁区一说,同时因为进口游戏也是要版号要审批的,一来二去所以小神游正版当时完全打不过盗版,烧录卡于是烧录卡就称为了当年GBA的标配,这也为GBA奠定了如今的群众基础,至今仍然有很多GBA的二创或者魔改游戏出现。
NDS(Nintendo DS):
双屏掌机,玩NDS的话,因为这个形式通常模拟器的体验不佳,我个人推荐去二手市场收一个,这个机器因为卖的非常久,市场保有量巨大,二手很便宜,也兼容GBA,只玩这俩平台游戏的话性价比很高。在当年触摸屏交互也算是新鲜事物,0几年的时候诺基亚出的手机也就那么几款是触屏,直到差不多2010年之后果子手机和三星的安卓机在国内开始普及了,数字按键的手机才被逐步清出市场。
但是要说NDS上的触屏交互的游戏好玩吧,其实也一般,毕竟机能不行,其他一些比如宝可梦主要把触屏作为信息视窗而不带太多交互的游戏体验才比较好。
3DS(Nintendo 3DS):
NDS的上位机,独特功能是屏幕支持裸眼3D显示,其实原理就类似那种上面好多楞的那种偏光片的贴纸,我感觉是一般,这功能我基本没开过。
另外3DS就不怎么推荐二手市场了,这个机子销量当年完全没打过PSP,市场保有量不高,价格就也偏高。
NS(Nintendo Switch):
NS嘛,反正NS有纯掌机的版本,那就算成是掌机好了。冷知识嗷,NS是2017年发布的,这眼瞅着也快10年了。想玩的话,可以去收个单平板之类的硬破机玩,因为NS保有量也不小所以价格还行,破解比较重要,破解之后可以超频,我的评价是体验飞升。PS:超频之前记得先给机器换一下硅脂。
SONY次世代:PSP/PSV
要说PSP的行业地位,除了作为PlayStation携带版之外,第二重要的地位就是奠定了国内MP5这一山寨产品的形态。除了不能玩PSP游戏之外,至少长得和PSP是一样的,而且卖到四五百块。在安卓系统还没有普及之前,国内市场还没有平板这种产品,所以MP5就是很多人出门在外看电视剧或者电子书娱乐的首选设备,毕竟屏幕比当时的手机还是大多了。
而正版PSP当时仍然算是高端的电子设备,差不多和当时手机一个价格,要两千多。不过PSP也一样卖的很久,市场保有量巨大,不过名头也大,我感觉现在的二手价格偏贵,尤其PSP现在想要体验好一些至少要改电池,或者和中古GBA一样换个更好的屏幕,但是这些DIY成本算上,就真不如直接买PSV,PSV虽然游戏阵容拉了,但是PSP破解了能干的事PSV干的更好,而且PSV屏幕比PSP可好太多了。
GameBoy败者组
GG(Game Gear):
实际上世嘉出过的掌机只有GG这一款,算是GameBoy的竞品,虽然也就竞了个寂寞就是了,游戏不多。除此之外,世嘉当年其实推出过好个款式的物理意义上重量级的MD兼容机形式的掌机,著名的机型比如游牧民(Nomad),这个机型算是世嘉掌机战略的彻底失败,世嘉当时在家用机产品线就有MDCD、土星、32X好几个技术路线完全不同的机型。而游戏机最终还是要用游戏阵容说话的。
NGPC(NeoGeo Pocket Color):
NGP有两代,Color版和不Color版。同样为GameBoy的竞品,同样竞了个寂寞。独占游戏就是非常冷门的Q版拳皇,各类机种的话其实除了各家自己的IP作品看门之外,其他的一些益智小游戏比如吃豆人泡泡龙之类的,几乎每个机型都被移植过,所以如果不是为了玩这些IP作品的话这些机型也没什么收藏的必要。
WSC(BANDAI WONDER SWAN/万代神奇天鹅):
WS也是有两代,有Color版和没有Color版。WS当时因为独占高达IP也算盛极一时,只是后来完全没打过GBA,到SD刚大木时期高达的游戏就转到GBA上了。说起来,这个机子的时间点万代和南梦宫还没有变成万代南梦宫。
家用机机种
ATARI2600/5200/7800
雅达利就过于古早了,感觉一般人怀旧也怀不到这个时期吧……一些比较著名的游戏比如太空侵略者和吃豆人,后代机型几乎都有移植或者衍生版本,几乎没有必要找罪受了。
Nintendo历代:FC/SFC/VB/N64/NGC/Wii/WiiU
FC/SFC(NES/SNES):
任天堂和超级任天堂,就是熟悉的小霸王了,不过小霸王应该只兼容到FC,SFC兼容的不太完整。因为FC的游戏对于设备的性能几乎没有要求,所以当年的电子辞典之类的学习机都能玩。
包括隔壁的MD机型在内,这些机种模拟器十年前就已经完善的不能再完善了,也不建议去二手倒腾实机,市面上的实体机基本都是豆机了,体验还不如模拟器,正经的中古机也是比较贵,没必要。
VB(Virtual Boy):
世界上的第一款VR游戏机,黑白的,游戏和GB差不多吧,不过看起来还挺炫酷的。
N64(Nintendo 64):
N64已经是90年代中期了,3D游戏这个时期正式成为游戏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我们后来熟悉的一些3D游戏的交互方式都是被N64确定的。
但是这一届主机CDROM已经普及了,而N64则仍然是一款……卡带机。
不过毕竟这个时期的交互模板还没有被正式的确立,现在我们更加习惯的坦克式操作(即游戏摄像机强制在角色的肩上,跟随角色视角),是直到超级马里奥64被发明出来的。
在这之前的大部分游戏的操作除了只是3D化的横板游戏,其他都是DOOM形式的第一视角或者其游戏摄像机是按典型的飞行游戏形式操作(Z轴操作)的游戏,这种操作套用在其他游戏类型上其实非常难受,所以这个时候还有像早期生化危机那种玩家是监控视角的游戏,不需要玩家操作摄像机,做的稍微好一点的就是玩家操作人物时候画面跟随横移。
NGC/Wii(Nintendo GameCube/Nintendo Wii):
任天堂的初代大乱斗就在NGC这个机型上,Wii则是NGC的后续机型,Wii则是电视游戏领域第一次增加了体感功能。
这两代机型游戏画面表现上是几乎一样的,不过Wii毕竟多了体感所以有些两个机种都有的游戏操作上会有不同。
这个时期任天堂正处于如日中天,Wii和NDS一样卖的非常多,目前二手划算,不过Wii的体感遥控器现在卖的比较贵,就又不是很划算了。
另外,从这个时期开始网络上流传的游戏ROM格式就开始花样变多了,主要是这个时期开始游戏的容量也上来了,早期的.elf .dol .gcm .ios .tgc .wbfs .ciso .gcz .m3u .json之类的播放格式到后来更正主流一点的镜像格式.wia .rvz hif_000000.nfs .wad .dff。同样,早期游戏容量最大的街机类游戏一直都处于一个格式花样繁多的状态。这种状况直到最近两年模拟器程序开始主动规定了打包形式之后才有了改善。
Wii U:
任天堂直到了WiiU这代终于也迎来了自己的史诗级更新——支持HDMI和1080P了。虽然名义上WiiU也是Wii的后代机种,不过WiiU的外设包含一个平板手柄,也就是NS的前身,这代机型就比较失败了,被PS2和PS3薄纱,WiiU的续命大作旷野之息最后也变成了NS的护航大作了。
这代机型除了异度之刃X之外其他的游戏基本都被搬到NS,或者NS上就有这些游戏的后代版本,实机的必要不大,不过WiiU也是兼容Wii的游戏的。
SEGA历代:SMS/MD/MD-CD/MD-32X/SS/DC
SMS/MD(SEGA Master System/SEGA Mega Drive):
SMS对标的就是FC,而MD对标的就是SFC,在欧区和美区MD的机型名字为Genesis,所以也被简称为SG游戏。
同时世嘉的GG掌机可以直接等号SMS,游戏画面上基本一样,不过GG上有个别几个独占。
至于后来的MD-CD和MD-32X,这俩算是MD机型的外设,CD就是加了光驱,容量变大了,所以游戏里会加入大量播片内容,算是初代的交互式游戏吧。32X就是加了显卡,机能从16位机提升到32位机,32X的游戏也不多,据说是因为兼容性问题导致竞争对手机型的非第一方IP的游戏没办法移植过来。
SS(SEGA Saturn):
世嘉的下一代机型,土星(SS)是和隔壁的N64以及隔壁的PS1竞争的,也是完全没能打过,这波世嘉主要输了IP,世嘉自己的索尼克、VR战士这些IP到土星这个时候已经没当初那么能打了,而且也不像索尼那样实行第三方IP收编策略。
同时得益于世嘉一直以来莫名其妙混乱的产品策略,土星当时还要和各种各样的世嘉自己的MD机型衍生版一起竞争,就连败北也丝毫不让人意外呢。
DC(Dreamcast):
世嘉梦机,作为世嘉在主机市场最后的放手一搏,就也挺惨淡的反正……
世嘉的这几代3D主机除了一些世嘉自己IP的独占作品之外,其他的大部分应该在PS上都有,对于模拟器体验来说,总之就是一个大差不差。
NEOGEO AES/CD
AES民间一般称为SNK机皇,实际上是从SNK街机基板改进来的一个家用机,CD则是AES字面意思的加了光驱。
需要的注意的是SNK街机里有的游戏AES上不一定有,主要是当时有些游戏后期没单独发售过卡带。
另外通常更建议找CD版的游戏ROM来玩,比卡带版的音质更好,街机版的ROM,有些在模拟器上兼容不太好经常破音。
PS1/2
PS3和Xbox360时代的游戏后来基本上PC也都移植了,而且年份也比较近了就不划入这篇的讨论范畴了。
PS1时期就是索尼加入主机大战时期,也是把土星送入败者组的机型,老的这些3D游戏除了任天堂第一方的之外,PS1上基本都有了,PS自己独占的比如KONAMI家的合金装备,还有SQUARE家的最终幻想。
其他的第三方厂,比如卡普空的生化危机在这个世代的几个主机都移植过,还有机战系列和梦幻模拟战系列这些第三方IP在几个主机都有移植,通常建议都在PS1玩就好了,省事。
到了PS2时代,主机领域就没有索尼的对手了,战神鬼泣寂静岭机战怪物猎人真女神转生这些游戏都只在PS2上玩的,除了个别游戏在WiiU上移植。
MSX/DOS
这些算是家用电脑,不过这些设备上的游戏现在也只能通过模拟器体验了。
MSX这个设备因为早期也被当做过街机的兼容平台,上面可以玩到KONAMI发行在这个机型上的软盘游戏,比如合金装备12代还有恶魔城。
至于DOS就更经典了,早期国产经典游戏都在这上面,大富翁轩辕剑什么的,其他的,比如主题医院和DOOM,有些游戏在后来XP系统有移植,不过大多数没有。
主机大战但是补丁
PCE/PCECD/PCFX(PC Engine):
这个机型是NEC推出的,是市场为了对抗任天堂的FC-HD(磁碟版FC)产生的一个机型,后期也是比FC畅销,不过随着2D时代结束就也没有后来了。
因为任天堂一直以来都是官僚作风,世嘉一直以来自成一派,导致激怒了这些第三方的这些游戏公司,所以当时头部的第三方游戏公司NAMCO和HUDSON就联合了制造商生产了这个型号的主机。HUDSON旗下的经典IP主要是冒险岛和炸弹人,还有日本本土的著名IP桃太郎电铁,不过随着2D游戏辉煌不再,这公司最后变成KONAMI旗下了。
因为PCE的对标机型是FC和MD,而且图像性能远超前两者,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用CD作为游戏载体的机型。所以这个机型当时吸引了很多第三方的游戏开发者,同时因为这个机型色彩输出远优于当时所有的2D游戏机,而且CD容量又大,所以……这个机种就有好多十八禁的GALGAME,不过汉化是没有的。
3DO:
松下推出的游戏机,也号称5代机,首发了一个著名游戏:D之食卓,这个游戏被认为是主机游戏电影化叙事时代的开始,就是播片嘛。
不过这个机型3D机能究极差,并且2D机能也完全打不过土星,算是个失败机型,独占作品后来应该都被搬到了土星和PS1上了。
(待续)
站点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